藏历2151年| 木龙年

【访谈】西藏议员介绍 “藏人行政中央”结构及各部门职能(第一部分)

相关文章

1206a【西藏之声2015年6月12日报道】“西藏流亡政府”现在叫做“藏人行政中央”,它在中共宣传中,是“从事分裂中国、妄图恢复封建农奴制”的“达赖集团总部”;对境内外藏人来说,它是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合法民主政府。“藏人行政中央”的结构组成与宗旨到底是什么?它因何在成立五十多年后,去掉了“西藏流亡政府”的名称?本台在这期访谈节目中,特别邀请了西藏人民议会议员格桑坚参来为大家进行详细阐释,帮助华人朋友们认识真正的“藏人行政中央”。以下是第一部分的访谈内容:

西藏之声:格桑坚参先生您好,首先请您简短地介绍一下藏人行政中央的成立初始,当时是在哪些因素下,藏人们才在众多邻国中,选择了印度作为设立“流亡政府”的地点?

格桑坚参:首先西藏之声电台及所有工作人员,特别是西藏之声的广大听众及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分享“藏人行政中央”的结构,及其职能部门的一些情况。

西藏在历史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中共在1949年夺取中国大陆的政权以后,它就开始进军西藏,在1951年,签订了所谓“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同时就占领了整个西藏。在这么一个情况下,西藏的合法政府不得不跟中国一起合作。当时,由于中共入侵西藏以后,它的军队已经占领了整个西藏所有的重点地区,以及在整个印藏边境地区布防了军队以后,它就开始不执行所谓“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的内容,完全撕毁协议,开始直接干涉西藏政府的事务。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西藏就爆发了抗议中共入侵的活动,这样就导致了1959年整个西藏的起义,从而也导致了西藏的合法政府及以达赖喇嘛尊者为首的领导被迫流亡到印度。

尤其是英国统治印度期间,西藏的合法政府(西藏甘丹颇章政府),跟当时统治印度的英国政府签订过很多有关政治、军事及边防的条约。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以后,它继承了所有的英、印之间的协议,因此一旦西藏的政府受到外来的入侵,西藏政府首选设立流亡政府的地方当然就会是印度。达赖喇嘛尊者进入藏印边界时,达赖喇嘛尊者向当时的印度政府提出了申请庇护,印度政府也答应了达赖喇嘛尊者及他领导的政府,还有将近八万多人可以流亡到印度。

就这样,在印度就成立了“西藏流亡政府”,最先在1959年4月29日,达赖喇嘛尊者在印度北部的避暑地穆苏瑞(Mussoorie)建立了西藏流亡政府。 1960年5月,西藏流亡政府迁居达兰萨拉。到现在达兰萨拉就成为整个藏人的中央政府所在地,仍然是达赖喇嘛和西藏流亡政府的所在地,以及达赖喇嘛尊者的行宫所在地。

我们说藏人行政中央是管理流亡藏人的民主机构,它具备了一个民主政府的所有属性和功能,包括行政、司法及立法等机构。

1206a2西藏之声:藏人行政中央时内阁制,请您先介绍一下内阁(噶厦)的组织结构、选举情况,还有它的职责与运转情况。

格桑坚参:“西藏流亡政府”成立以后,西藏走向一个民主化的政府是达赖喇嘛尊者的意旨。我们都知道,1959年流亡到印度,1960年9月2日就开始成立了西藏人民议会,这就意味着以前的西藏噶丹颇章政权,慢慢地走向民主化的标志。所以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西藏的民主日。我们最初流亡到印度以后,走向民主化,西藏很多,对民主概念不太了解,经过达赖喇嘛尊者的大力推广下,藏人们就开始慢慢地接受民主的构成,因此从1960年成立议会到1991年,西藏人民议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立法机构,成立了司法机构,以及内阁噶夏的各个部门。

因此,现在藏人行政中央已经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运作非常成熟的一个民主机构。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部门,就是你所讲的“噶厦”。“噶厦”就是目前藏人行政中央的行政机构,最高政治领导是司政,司政是藏人一人一票的直接选举方式产生。在噶厦的管辖里面,以前有噶厦办公室,因为2011年开始,“西藏流亡政府”的整个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达赖喇嘛尊者把所有的政治权力移交给民选的政治领袖,现在在噶厦下面还成立了司政办公室,下属还有藏中和谈小组,以前在噶厦下面有计划委员会,但是现在已经把计划委员会移交给了财政部。以前在安全部下属还有西藏问题研究中心,现在这个部门已经升为政策研究中心,直接由噶厦来管理,成为了一个噶厦的职能部门。

由司政领导的噶厦行政机构下面有七个大职能部门,各个职能部门的部长,是由司政提名推荐到西藏人民议会,由议会投票选举产生,因此,行政部门就形成了这么一个有效的行政机制,噶厦属下的七个部门分别是:宗教与文化部、内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安全部、外交与新闻部、卫生部。

西藏之声:请您先从宗教部开始,介绍一些这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以及它对各教派寺院的管理及指导方法。

格桑坚参:西藏宗教里面它分佛教的四大教派,还有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宗教部不仅仅管理宗教,它还要管理文化方面的事务,它最大的功能就是传承西藏宗教精神。

那么这个部门是管理西藏佛学的部门,西藏的文化也要传承,所以需要成立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机构。我们也都知道,所有西藏的教派领袖几乎都在印度,他们建立了一整套学习的体系和机构。宗教部作为政府跟各大宗教教派联系的渠道,它不直接去管理各教派寺院,只是在中间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各教派寺院里面的僧人,包括一些文化机构,它需要各方面的协助工作,比如说在财政及教育管理方面从政府的资助。

在印度、尼泊尔及不丹等地,总共大概有两百多座寺院,四万多僧人。其中两万多是藏人。除此以外,宗教与文化部下属有很多非常重要的机构,比如说西藏的戏剧院、西藏图书馆、罗布林卡文化保护研究中心、瓦拉纳西西藏大学。这些文学机构也都属于宗教与文化部的管辖范围内。

除此以外,由于藏传佛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速度非常快,目前在世界各地大概建有一千多座佛教中心,这些中心的一些协调工作,政府需要一些佛学活动情况的汇报,这些方面也都是宗教与文化部来管理,因为保护宗教与文化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所以宗教与文化部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部门。

1206a3西藏之声:那么内政部的重点工作又是什么呢?

格桑坚参:我们都知道,我们有十多万流亡藏人,所以不可能把他们全部都安置在一个地方,大家分布在印度、尼泊尔及不丹各地,这些藏人都要由内政部来管理。

目前我们有52个流亡藏人定居点,每个定居点都安排有当地负责人,他们都是由内政部来管理。为了流亡藏人定居点能够持久、巩固,也在印度政府法律的允许下,建立了福利社与合作社,这些机构通过合法注册登记后,当地藏人就会入股加入,而内政部就要用行政的方法来管理和指导。

为了更好的管理我们流亡藏人定居点的各个机构,我们还需要成立地方议会。地方议会的日常开支,都是由内政部负责。在流亡藏人定居点的藏人在生活上出现困难,做生意面临缺少资金问题,这些情况都是上报到内政部,通过内政部的协调以后,再由内政部报到噶厦,最后由财政部拿出资金。

藏人行政中央内政部不仅要管理各个流亡藏人的定居点,它的管理与工作范围还包括很多流亡藏人定居点的养老院、与印度政府的衔接工作,因为内政部的很多工作都与印度政府的内政部有着关系,所以内政部是一个专门管理藏人行政中央内部事务的主要部门。

西藏之声:教育对藏人行政中央及藏人来讲应该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那么请您介绍一下我们的教育机制以及它的管理方式, 还有在教育部的管理下,流亡社区目前的入学、升学率,教育程度等,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

格桑坚参:我们藏人流亡到印度,它最缺乏的是现代知识。达赖喇嘛尊者流亡到印度以后,第一个抓的工作也就是成立这些现代化的学校。印度政府非常重视西藏现代化学校的成立,当时我们到印度时,任何人都没有预测到我们会在印度呆这么久,大家都想,流亡个几年就可以回去,但是达赖喇嘛尊者以及当时印度的总理尼赫鲁,他们高瞻远瞩,都提出了藏人必须要单独建立自己学校的规划。如果当时达赖喇嘛尊者包括印度政府不能够使藏人单独成立学校,我们十多万藏人都分散到印度各个学校及社会当中,那么我们藏人的语言文化,包括我们的很多民族特性都会消亡掉。

1206a4因此1959年流亡出来,1960年印度就成立了一个叫做“印度中央政府管理西藏学校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委员里面,包括了印度财政部部长、教育部部长及秘书长,还包括达赖喇嘛尊者的三个代表,就这样开始成立印度政府与流亡藏人教育部合作管理的学校。从1960年开始,在穆苏瑞(Mussoorie)成立穆苏瑞基金之家学校,在印北达兰萨拉成立西藏儿童之家学校,现在逐步形成了一个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机制。

在印度政府跟藏人行政中央教育部共同管理的“中央藏人管理学校”里面,总共有28所学校,其中8所是具有十二年制的学校(高中),八年制的学校大概有7所,五年制以下的有很多所,光学前班就有30多所。除此以外,直接由印度政府管理的就有70多所学校,这些学校每年的资金预算都是4到5亿多印度卢比。

从这几年开始,自从新的司政开始上台以来,印度政府要把这些学校所有管理都移交给藏人行政中央。因此这些学校的资金及学校里面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都会移交给藏人行政中央,而且印度政府还会在这一资金基础上每年都会增拨10%的资金。我认为这是我们藏人行政中央在教育方面一个很大的成绩。第二点,就是成立这种儿童之家,这些儿童之家属于藏人行政中央的教育部,但也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因此它下属有很多学校,它的学生就有一万多,在儿童之家下面形成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教育机制。这里面包括教师的培训、达赖喇嘛高等学院的成立、包括最高的行政机构、各儿童之家养父养母的培训机制,特别是有些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为他们还有很多职能培训的基地。

除此,穆苏瑞(Mussoorie)基金之家还有两所学校,这些都属于独立机构,在尼泊尔雪山基金之下有两所学校,有3000多名学生。流亡社区还有13所桑伯扎学校,所以就形成了有四个机制的一个学校体制。从所有的这些学校里面,在校生已经达到两万多,这两万多学生可以包含整个流亡藏人定居点。

从升学率的角度看的话,小学升学率已经达到了99%, 每年从这些学校毕业出来的十二年级(高中生)就达到了1200到1300左右,大学毕业生入学率就达到了90%。

因此,从整个流亡藏人的教育体系来看的话,其实获得的成绩非常高,并且现任的司政新设立了“司政奖学金”,以前我们还有“甘丹颇章奖学金”,所有十二年级毕业以后,如果升入大学的话,50%的学费会由藏人行政中央教育部,或者由儿童之家来拨。
1206a5
从西藏境内过来的学生都是免费入学,都会有藏人行政中央的教育部来付,因此对教育的投入是最高的,获得的成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也都知道,流亡藏人学生在印度统考里面,能够达到90%以上的学生越来越多,在整个印度学习都非常优秀的考生里面,藏人学生也可以排行前几名,这些都是非常大的成就。

西藏之声:请您再介绍一下,教育部门对流亡藏人学生提供的奖励制度。

格桑坚参:奖励制度特别多,十年级毕业后,很多学生可以有机会到英国、美国等国家去留学深造,还有刚才提到的“司政奖学金”、“甘丹颇章奖学金”。即使有些学生的成绩不是太好,但是他们继续想升学读书,教育部都会给予他们升学的机会,给予40%-50%的鼓励奖学金。

通过这样的方式,它形成了一个在民间筹资也好、国际援助也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跟对学生的这种鼓励方式,形成了一个大家都去关注教育,把很多的力量都投入到教育的这么一个社会体系,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更高了。

西藏之声:对一个政府来讲,它的财政收入和管理工作极其重要,您能否介绍一下藏人行政中央财政部的工作情况?

格桑坚参:我们财政部没有什么特别收入来源,财政部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民众的自由募捐。这些募捐也是按照西藏人民议会的有关法律条款来收,这是一个收入来源。除此以外,我们的财政来源是靠外来的财政援助资金。财政部作为整个藏人行政中央的金库,它负责管理所有财政收入、资金分配的方案,财政部的资金管理也会由议会负责,所以每年的三月份,它要做好所有藏人行政中央的全部机构的每年资金预算报告,藏人行政中央的每一分钱,都要获得西藏人民议会的批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流亡藏人各个定居点都成立有“西藏自愿纳税委员会”,它的主要责任就是,收纳藏人自愿缴纳的税款。在国外比如美国及欧洲等地,我们没有成立这样的委员会,它都承认是西藏的一种团体,藏人的协会,由他们担当这样收纳藏人自愿捐款的责任。

这些组织都由西藏人民议会跟财政部共同来管理,在这样的形势下,财政部的具体工作包括收自由募捐,还包括对各个国家的财政援助的增收及分配方案。我们还有很多基金,达赖喇嘛基金、西藏福利基金等,财政部也负责对这些基金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培训等。

总而言之,财政部是噶厦管理资金的一个金库,我们财政管理制度可以说是整个世界上的流亡政府里面最透明、最科学化的一个机构。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