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2151年| 木龙年

特别节目:“Tibet World”-从一个小阳台开始

相关文章

【西藏之声2017年4月22日报道】从小阳台到一栋四层楼的建筑,这是一个在印北达兰萨拉的非营利组织“Tibet World”的故事。

Tibet World创办人-益西(Yeshi)

映入眼帘的是一大栋四层楼的建筑,来来往往的是各种样貌的人们,来到这仿若到了一个东西交错的空间,各个空间都说着不同的语言,还带了一点宗教色彩,来自各个国家的旅客、在达兰萨拉驻足的流亡藏人以及僧尼。

这一切都要从一个小阳台的故事说起。

益西(Yeshi)1990年代从西藏翻山越岭到了印度,当时的他只会讲家乡的方言,除此之外的语言都不懂。

他当时出境遇到尼泊尔警察,但什么都不懂只能乱回答,“当时只会家乡的语言,警察问什么只是回答‘Yes!Yes!’”,差点害得跟著一起流亡的同伴惹上麻烦。

他笑说,到了TCV(西藏儿童村),老师问班上同学谁没有受过教育,当时“只有我一个人举手。”

但是,几年后班上有三名学生上了印度的大学,他是其中一名。

面前的益西有着如同大男孩般的亲切笑容,眼神中带有坚定和韧性,他对于想做的事情应都带有孩子般的冲劲吧。

许多在达兰萨拉的流亡藏人可能即将移民或回到西藏,如果连当地语言都不会的话要如何生存?“语言是生存的关键,但流亡社区在成人教育这一部分的资源并不多。”益西抱持着这样的想法,在自家阳台开始了语言课程,当时以英文与中文为主,那年是2013年。

而后得知某栋四层楼公寓出租的消息,虽然没有任何存款,但益西和他的老婆E决定将它租了下来,“当时虽然怕缴不出高额的租金,但还是硬着头皮把整栋租了下来,益西一直抱持着一种想法-只要清楚做的事情是为了大众而非个人利益,事情自然能够获得解决。"益西的老婆E笑着说道。

“刚开始承租时,我们只花了三天的整理就开始营运旅馆的部分。因为我们赶快有收入来负担房租。”

E和我们分享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她说“先前刚搬到这里时,整栋的环境非常糟糕,无奈没有资金整修,当时有位西班牙志工来帮忙,回国后帮他们开启群众募资计画,该计画最后成功达标,刚好就是这个建筑物缮修的费用,不多也不少。”

目前,Tibet World已有英文、中文、法文等语言课程,目前大部分都有稳定的老师,而有些临时前来的各国志工参与每日会话课程的教学。

目前已有超过两千名学生曾在此学习、一千名志工在此奉献心力。

“至少流亡藏人到了异地,能有当地的语言基础,做起事情来也比较容易。”

除了语言课程外,Tibet World还举办一系列的介绍文化活动,每周四晚间固定有Folk Show,主要为西藏传统音乐表演;每周五有固定的达兰萨拉城市导览,让游客不再走马看花,透过导览认识西藏宗教与文化;每周六则是有西藏相关纪录片的电影会,不时地还会邀请西藏政治犯前来演讲。

“我希望Tibet World能为西藏文化保存尽一份心力,我们不能失去自己的文化本质。”这是益西流亡在国土之外,但仍想维持自身文化认同的希冀。

在印北的达兰萨拉到处都是各种活动的海报,这里总是有些活动正在进行着。西藏国旗遍布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和住家门前,但国旗在中共治下的西藏本土却是被禁止的,取而代之的是中共五星红旗,如同达兰萨拉大乘经院拱门外的涂鸦–(西藏国旗)is banned in Tibet。

但在保护自身文化的同时,凝固了什么、又或是伤害到了什么,这个话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在年轻一代的流亡藏人间发酵。

E说着甫搬到这栋公寓的困难,刚开始只有几个人一起打拼,她除了站柜台、教书还要负责房间的清洁。“现在一切都比较稳定了,有一起打拼的员工伙伴”,看着Tibet World来往人潮的她说着。

“现在Tibet World快要能够自给自足了,但是只是到每月收支即将平衡的状态,没有任何的存款。”

这栋建筑物以前是间旅馆,每间房间都非常小,不适合拿来当作教室使用。希望能盖一栋专门为Tibet World设计的建筑物,有合适的教室大小和活动空间。

“我们目前的阶段性目标是买一块地,自己盖一栋楼,现在正在募资当中。”

1959年三月,上万藏人跟随达赖喇嘛流亡印度,从马路建设开始,一步一脚印地建设流亡社区,至今流亡藏人社会已有自己的行政、教育和福利系统,在六十年间,支撑他们的是生存下去的信念,还有下一代藏人的幸福。

或许Tibet World就像整个西藏流亡社区一样,在三年间,从几个房间到现在这一栋楼,从斑驳的墙壁到现在完整的图书馆,支撑下去的是这六十年间流亡藏人的挣扎,和有一天希望重返国土的梦想。

Tibet World 网站链接:http://www.tibetworld.org/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