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2151年| 木龙年

2012年达赖喇嘛于菩提迦耶对中国信众的特别开示(完整文字稿)

相关文章

【西藏之声2018年4月14日报道】达赖喇嘛尊者于2012年1月,在菩提迦耶传授第32届时轮金刚灌顶大法会,其间特别透过翻译向来自中国大陆的信众给予开示,谈及正确学佛方式,以及藏中问题的解决之道。以下是尊者开示内容的完整文字稿。

资料图片

第一部分:

“你们从大陆不辞辛劳到此地,而且意志坚强,我非常高兴,你们大家好!”

“以历史而言,西藏、蒙古,还有中国之间,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但是以整个历史而言,佛教是先传到中国,所以我们同样都是佛陀的弟子,但你们是学长,以我而言属于学弟,所以我以学弟的身份,向学长礼敬!”

“我常常开玩笑地说,虽然我是学弟,但是以佛法知识的理解而言,我不会比学长差。”

“我刚刚也有提到,佛法传到中国大陆,而且整个中国大陆以历史而言,是一个佛教国家。虽然现在不管是中国人,或是西藏人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去年我曾经看到一份资料,提到有关在中国的佛教人口,里面是记载着有3亿人。”

“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现在在大陆并不是那么的诚实,而且很多贪污腐败的事件发生,所以说比较贫穷的人,他们就遇到非常大的困难。”

“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在这么多人口的国家中,我们大家可以去提升慈悲、爱的想法,以及行为的话,我们尽量去提倡,那不是非常好吗?”

“不管是以回教,或者是基督教、道教来说,它们都有提到爱与慈悲的道理。但是佛教跟它们不同的是,佛教是有讲解非常多的道理,来解释我们为什么要爱所有的众生、为什么要慈悲,再加上有非常多修心的内容。所以说,对一个非佛教徒、没有宗教信仰的人,爱与慈悲对他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

“佛法未传到西藏之前,在中国就已经有很多经典被翻译成中文。我刚刚也对其他的藏人,还有喜马拉雅区域民众讲过,以西藏来讲,所翻译的这些经典,佛经我们称为《甘珠尔》,然后印度大师的著作我们称为《丹珠尔》。这么多的经典,也已经有翻译成中文,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经典,把它当作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必须去学习这些经典。”

“我平时常常对大家说明,我们现在在21世纪,所以我们必须要做一个21世纪的佛教徒。21世纪的佛教徒,我们是不是只要拿着一个红包,然后去供养给说法的法师,这样就足够了呢?其实这样远远不够!”

“我最近听说,有些人穿着僧服,去汉地出售所谓可以抵达西方极乐世界的通行证,这些人是在欺骗你们。”

“我们必须抱着这样的态度,我们必须去找一个上师,然后我们首先要观察这个上师,他是不是有具备上师应该具备的条件。如果这位上师有具备,我们就把他视为上师。如果我们还无法了解这位上师的品行之前,我们可以先把他当作一个法友,跟他做一些佛法的讨论。”

“所以你们也不要马上把我视为上师,明后天我会讲解佛法的道理,那时候你们要仔细检验一下,我是不是有具备上师的条件。”

“总之,佛法是必须要通过学习,了解里面的内容,并不是说,我们只要祈祷、发愿就可以了。”

“佛法里面有提到,我们如何来改变我们的想法,提升我们的内心。对于这方面的道理,现今的科学家非常有兴趣,他们也做了一些研究。”

“平时你们可以看,在讲经的地方有很多,释迦牟尼佛的相,还有十七大班智达的相。像这些人,以现代人角度可以说,他们不仅仅是哲学家,也是思想家、科学家。为什么呢?因为在佛经里面有提到,‘比丘与智者,当善观我语,如炼截磨金,信受非唯敬’,就是说我们对佛法这些认知,我们所做的这些主张完全是通过如炼金般地,透过去烧、通过去做种种的检验,才得到的结果,并不是一种迷信。”

资料图片

第二部分

“今天在场的中国大陆的朋友,我想就我们之间的问题讲几句话。我十年前就处在半退休状态,去年(2011年)3月,我已将政治责任完全移交给民选政治领袖。”

“从1979年邓小平时代与中国进行最初接触至今32年来,我个人诚恳地为了找出双赢的解决方法,而竭尽全力。”

“过去十年间,我接见了许多中国的知识分子、学生。 而且在同他们谈论透过双赢方式来解决彼此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表达支持。你们是中国民众的一部分,这次来到这里,请观察研究藏人到底如何,喜马拉雅区域的人如何,也可以在空闲时间与藏人互动讨论,加深相互了解。”

“我平时总是说,世界属于70亿的人民。同样,不同国家也属于该国的人民。近期访问美国时,我也特别提到:美国属于3亿美国民众,而非民主党或者共和党。”

“你们也是中国人民的一部分,能否了解事实真相,非常重要。我与中国民众见面时,也总是强调,13亿中国人应有权利接触真想,而且了解真相后,你们也具备分别善恶的能力。”

“针对中国国内的问题,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问题,应该去了解调查切实状况,在承认实际情况后,再找出双赢的解决方案,这非常重要。”

“那么,有关佛法更为详细的说明,我将从明天开始讲解,你们大家要认真听。谢谢,再见!”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