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2151年| 木龙年

达赖喇嘛:内心若被贪嗔所占据,就没有慈悲的容身之地

相关文章

【西藏之声2019年11月4日报导】达赖喇嘛尊者应韩国请法团的祈请,于今天上午在达兰萨拉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僧俗信众讲解《心经》。尊者在为期三天的法会首日介绍了佛法与二十一世纪的关联,他强调发达的科技与物质水平无法令人获得真正的快乐,也无法令人躲避痛苦。人们既然想远离痛苦,就应该学会如何消除令人痛苦的贪欲与嗔心。


今天(11月4日)上午,西藏人民至高无上的领袖达赖喇嘛尊者在大乘经院弘法,向数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僧俗信众教授《心经》。

尊者表示,此次法会的祈请方希望自己能够讲解一部易懂的经典,虽然《心经》内容并不简单,但区别在于这是一部所有佛教徒都再熟悉不过,而且当作日常课诵的经典。

按照惯例,尊者正式讲经前首先介绍佛法基础,并解释了佛法与当今世界的关联。尊者说,在物质水平高度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古老的宗教信仰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与当今的社会是否有关联?从整体上来说,世间的主流宗教都在倡导人的慈悲与关爱,而这也是维系人类生存的基本根性。因此,倡导慈悲关爱的各种宗教信仰,对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价值。

尊者表示,各大宗教在教化追随者向善时,引用了不同的观点与哲理。其中佛教的观点是“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意即自己的善恶行为决定了自己的苦乐。众生的共同点在于都希望离苦得乐,而佛法就是要透过改变内心,来获得真正的快乐,脱离痛苦。

现代人类在试图逃离痛苦、追求快乐时,总是将焦点集中在身体层面的痛苦,以及感官的暂时快感之上,忽视了内心的苦乐。尊者强调,既然不喜欢痛苦,就应该去寻找造成痛苦的根因。佛教认为造成人们痛苦的所有事物归纳起来无外乎贪欲与嗔心,既然找到了痛苦的根因,就该去努力消灭。

佛陀要求追随者经过仔细审视、实践后再接受佛陀的教言,尊者强调佛陀这种劝导信众不要盲信的态度,与现代科学的探究精神一致。 也因为如此,佛法中对内心情绪运作的解释顺应逻辑,可以单独列为学术科目,利益佛教徒之外其他信仰与背景的人士。

尊者强调,科技再怎么发达也无助于人类获得内心平和,唯有学会如何应对扰乱内心平和的贪嗔才能快乐。内心被贪嗔占据,就没有慈悲的容身之地。反之,如果内心多些慈悲,贪嗔就会被排斥出去,进而感受到平和。因此,透过推动慈悲来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快乐,是明智的方法。

在此次为期三天的法会期间,每日上午将由达赖喇嘛尊者讲授《心经》与《三主要道》等经典,接着由西藏高僧桑东仁波切带领信众复习,并解答大家的疑问。

端云报道

 

最新文章